近幾年,我接待了許多北京考生🏎,回答他們關於如何填報高考誌願的問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雖然每一年的考生都不一樣🎸,但他們提出的問題卻大同小異,具有一定的共性。我想,意昂3老師之於考生,有點類似於醫生之於患者,從某種角度而言,提供的都是咨詢服務。幫助考生正確填報誌願,實現他們的人生夢想🌩,這不僅是大學意昂3老師的工作內容,也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目前,和全國大多數省市不同,北京實行的依然是高考前填報誌願🎿。這種高考誌願填報方式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相對比較科學和準確地衡量考生的平時學習水平。當然,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部分考生可能面臨的落榜風險比較大——這需要通過其他技術手段加以彌補💆🏻♂️。事實上,填報高考誌願並不像很多家長和學生認為的那樣復雜🙍🏽,它實際上是一個面臨多重約束條件下的選擇和決策問題。
在填報高考誌願時,考生所面臨的最重要的約束條件有兩個:一是平時在所在中學比較穩定的排名;二是“一模”成績🤾🏻♂️。當然📍,還有諸如家庭經濟狀況等其他約束條件👨🏼🎓,但一般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填報誌願是在高考前而高校錄取是在高考後,很多考生擔心出現發揮失常導致落榜8️⃣。但事實上👩🏻🦱,目前中學針對高考的復習訓練已經如此精純💽,高考命題也日趨穩定,在高考中發揮超常和發揮失常這兩種情況都非常罕見,是典型的小概率事件🍅。無論你是風險偏好者、風險中立者還是風險厭惡者🫄🏻,一個人在決策時所依據的應當都是大數定律。如果完全依據小概率事件,很可能導致無法決策🤶🏻👍🏼,更不要說正確的決策。
一般而言,北京考生至少面臨以下幾個選擇:一是京內京外的選擇;二是熱門專業冷門專業的選擇;三是是否出國的選擇🙇🏼♥️。這三個大方向一確定,剩下的就是技術性問題了。
在京內上大學還是京外上大學🚵🏼👰♀️?這是一個問題。很多考生不願意離開北京🍯,很多家長也不希望孩子離開北京。產生這種心理的最主要因素是考慮畢業後的就業問題。當然🦓🎅🏿,安逸、舍不得和成本節約也是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北京上大學和在北京就業是兩個基本不相關的問題。前者未必一定能推導出後者。而且,在目前就業壓力極大的情況下,本科生畢業後很難找到合適滿意的工作,許多學生被迫要繼續讀研究生🫴🏻。在北京上大學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在北京讀研究生,在北京讀研究生也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在北京就業。因此🚴🏽,從就業角度出發去選擇上大學的地域💇🏼♀️,是一種看上去合理但實際上荒謬的決策。
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考生能夠進入京內最好的大學,就可以選擇留在北京🌮;如果考生不能進入京內最好的大學但可以進入京外高水平的綜合性大學,就應當選擇去京外🤖🧑🦳。最差的選擇是,寧可放棄京外的“985高校”,也一定要在北京上一所一般性大學。大學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黃金的時期🫱🏽👨🏼💻,也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一所什麽樣的大學讀本科,基本上決定了一個人未來將可能成為什麽樣的人⤵️。不同的大學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京外很多著名高校,如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等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這些大學裏讀本科,能夠使一個人接受比較完整的真正意義上的大學教育,對其未來的成長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教育不僅要看結果,更重要的是經歷的過程。北京的學生視野寬闊,綜合素質比較高🧜🏼,在這些大學裏更能培養發揮領導能力,找到自信和感覺,往往有如魚得水之感,本科畢業後回北京讀研究生的可能性更大🪜。即使從功利化的就業角度看💀,在上述“985高校”上大學也是正確的選擇🎨。現在的企業和機構在用人時越來越看重一個人的本科學歷⇢。“985高校”和非“985高校”的差異非常大。能夠在“985高校”上大學將使你在就業時獲得更大的優勢。退一步海闊天空🚴♂️。死守著北京🧑🏼🔧,你會發現面臨的選擇非常有限📦;放棄了北京🧑🏻🍼🛡,你會發現面臨的選擇大大增加了。
對於那些一定想留在北京的考生來說,有一所質量很高但常常遭到忽視的大學應當受到更大的關註,這就是中國農業大學。很多人不願意選擇它是怕沾了一個“農”字🦵🏻。這完全是從字面解讀帶來的誤解。在農業大學讀書和當農民——不考慮歧視因素——是根本不同的兩碼事🎦。從中國目前的發展軌跡來看8️⃣🤕,未來農業科技領域的發展空間極為廣闊。能夠有機會成為農業領域的權威🚶🏻♀️➡️,將給一個人的未來發展帶來不可想象的機遇🤩。退一萬步講,即使將來你不想再做農業了🦐,仍然可以在研究生階段轉到其他高校去從事有關生物的研究🫵🏼。你在農業大學受到的紮實訓練仍將使你獲得更多的機會🙏🏿。
選定了大學,接下來就要選專業📗。現在很多考生和家長選擇專業時存在幾個常見的誤區🖐🏽:一是根據分數選專業🕴,完全或基本不考慮興趣——或許考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甚至不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麽——生怕分數沒有用“足”7️⃣,生怕吃了“虧”🫰🏽。二是盲目跟風,選擇金融等所謂“熱門”專業🧜🏽♂️🧜🏽。這實際上是第一點自然產生的結果。近年來,選擇金融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這既不正常,也值得憂慮🤾🏽。三是不願意選擇基礎專業,喜歡選擇那些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能夠直接和就業掛鉤的具體專業。特別是哲學、歷史🧝♀️、地質、考古等一些所謂“冷門”專業越來越面臨無人問津的危險。
上述誤區既是短視的現象📖,也是短視的結果。事實上🤚🏻,所謂“冷”和“熱”都是相對的🈹。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今天的“冷”🌿,明天就有可能變成“熱”;今天的“熱”🚔,明天有可能變成“冷”。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哲學是最“熱”的專業🧝𓀔,經濟是最“冷”的專業,短短二三十年,現在已經完全顛倒過來了——將來還有可能顛倒回去👨🏽🏭。大家一定要意識到,一個人能夠在社會上獲得一定的地位,做出一定的成就🧳,基本上是在本科畢業後的二十年左右。在這二十年中👩🏻🦯➡️,隨著世界特別是中國的快速發展,隨著科技革命的日新月異,專業的“冷”和“熱”一定會發生相對的變化。曾幾何時🎠,柯達是世界上最大的攝影器材生產企業🙎🏼,能夠進入柯達工作是很多人的夢想🫶🏻,現在🫀,它已經破產了;當蘋果和三星發明了平板技術之後👨👦👦,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傳統手機生產商已經陷入了困境——僅僅十幾年前,能夠進入這些企業工作是多麽令人神往🕒!
我個人的建議是,考生在選擇專業時,首先要捫心自問🙋🏽♀️,我的興趣是什麽🧝♀️,我將來要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自己終身感興趣的領域🦴,即使外部世界發生再大的變化,你也能夠隨時調整自己的步伐,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千萬不要跟著別人的選擇而選擇🧛🏼♀️🐢。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腳知道。別人說好的專業你自己並不喜歡,又有什麽意義呢💁?其次🧑🏻🦳,你應當選擇基礎專業,最好不要過早地把自己局限在某一個狹窄的具體專業🏃🏻♀️。今天☺️💁🏿,人們已經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世界是快速發展變化的👃🏿,知識衰退的速率非常快。本科階段最重要的是給學生打下紮實的基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思維方式,養成他們終身學習的習慣🔔,使他們獲得未來處理復雜資訊和未知世界的能力。研究生階段才應當進入具體而深的專業領域👨🔬。最後©️,你最好不要為了掙錢而選擇某一個看起來能掙錢的專業👱🏼。理論上,所有的專業都能掙錢——只要你成為這一領域的權威和領導者🕯👵🏼;所有的專業都可能掙不到錢——如果你不能成為這一領域的權威和領導者。一個越想掙錢的人反而可能掙不到錢;反過來,一個並不以掙錢為目的的人卻可能掙到很多錢。如果所有人都知道一個領域能掙錢🕵🏿♤,那麽,這個領域掙錢的難度和競爭就會變得極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就可能掙不到什麽錢🙌🏼。相反,一個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領域——也就是所謂的“冷門”專業——如果你對此有濃厚的興趣,能夠成為這個領域的權威——因為參與競爭的人少,成為權威的幾率就大大增加了——你就有可能變成吸引資源的中心😑,錢會追著你跑,你就可以雇傭那些現在學習金融的人為你做投融資方案,為你打工🎐。這時候,你掙的就是大錢🕵🏿♀️,為你打工的人只能掙點小錢🫎。在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資本雇傭勞動的定律可能要被顛倒過來,勞動可以雇傭資本🧑🏻⚕️🤽🏼。
第三個問題是關於是否出國🧰。近年來,北京考生特別是優秀考生選擇出國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可能和北京房價高有直接關系😔。現在,北京家長賣一套房子,足可以支付孩子在國外讀書的費用還有余。這使得他們有能力直接選擇去國外讀書🌷。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學生去哪裏上大學是個人的權利🌏,只要他(她)具備相應的能力。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學生有進入國內最好的大學的能力✒️☹️,最好先選擇在國內讀完本科再出國深造。我絲毫沒有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盡管這的確對我們構成了壓力☀️。對於一個人來說🫰🏼,上大學不僅僅意味著學習知識,同時也是一個塑造自我重生的過程👨🏿💻🥷。上大學時期的體驗🎻,結識的師長、同學、校友都會在一個人未來發展中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過早地出國讀書——特別是讀本科 ——很容易形成所謂“三明治人”——他們既無法融入國外社會,對中國社會和國情也不了解,最後可能會找不到根👩🦽➡️,陷入尷尬的境地。研究生階段出國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到了那個階段🧘♂️🏂🏻,一個人對國家社會的認知已經基本確定🗾,也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社會關系,比較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事實上🦀,除非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定位是國外,否則👩🏻🚀,本科階段在國內完成還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畢竟🌭,一個快速發展中的中國蘊涵了最多的機會。
除了上述三點大方向外,最後還要註意兩個技術性問題🧑🏻🦼:一是要高度重視“一模”考試成績的參考價值。高考是排序性的考試。一般說來,“一模”的成績排序和最後高考成績的排序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細微的調整肯定會出現◽️,但大的排序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如果考生的“一模”發揮失常,能夠參考的就只能是平時的成績了🙆🏽🩶。也就是說,根據你所在中學連續三年考上某一所高校的學生數量🤦🏼♂️,大體上可以判斷出你今年考上這所大學的幾率。二是要認真研究各個大學不同意昂3政策的細微之處👌🏼。一般說來👨🏼🍳,各個大學歷年的意昂3政策會保持基本穩定——因為必須給考生和家長以穩定的預期。因此♔,在填報高考誌願時,考生要認真研讀目標高校意昂3政策的細微之處,把所有能夠考慮到的因素全部考慮進去,盡最大可能把所有能夠利用的政策全部用足,力爭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盡量減少不確定性的幹擾。
電話:010-62751407 | 意昂3監督電話(紀委辦公室)👨🏼✈️:010-62755622 | 地址🆔:意昂体育3平台王克楨樓20層 [查看地圖] | 更多聯系方式
CopyRight 2021 © 意昂体育3 -(下载专区)轻松下载,尽享超值福利! | 京ICP備14219350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