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8個省份解決隨遷子女在居住地參加高考問題——
全國5.6萬考生異地高考
各地通過降低門檻、緩沖落地🫅🏻、分步實施等多種措施,破解異地高考難題。今年🕢,全國28個省份實施隨遷子女在居住地參加高考,涉及考生5.6萬名Ⓜ️。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異地高考備受關註。作為高考改革的一塊“硬骨頭”👩❤️👩,近幾年,各地通過降低門檻⛽️、緩沖落地、分步實施等多種措施🗣👨🏿🍳,破解異地高考難題。今年,全國28個省份實施隨遷子女在居住地參加高考,涉及考生5.6萬名。
報名人數穩步增長
2013年⏰,浙江等12個省份率先打破戶籍限製,允許考生在就學地參加高考🐿,實現了異地高考的破冰。今年又有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江西、天津😖、山西、新疆、福建、海南、廣西、四川、寧夏🤶🏿、內蒙古🔰、貴州🕥、青海等16個省份開始實施異地高考🦷🌁,尚未實施異地高考的僅有陜西、甘肅和西藏。
2013年首次實施異地高考省份中,10個省份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約4500名考生參加異地高考,這一數字與當年912萬高考人數相比,僅占約0.5‰。很多人據此表示“異地高考遇冷”。今年的異地高考報名情況如何🆚?教育部數據顯示,今年28個省份的5.6萬名學生將參加異地高考🎧,人數是去年的12倍👳🏿♀️。
相比2013年“遇冷”的幾個省份,今年異地高考報名人數增長穩定🕵🏿。2013年👨🏻🦼➡️,參加江蘇高考的異地考生僅有374人🏧;今年江蘇異地高考政策不變🙅🏻,而報名人數則從去年的374人激增到2995人,比去年增加了2621人。
今年也是湖北省實行異地高考的第二年。去年湖北省符合條件的考生約2000人,最後僅有219人報名;今年湖北省共有2664名符合條件的外省考生在湖北省報名,比去年增加2445人。雖然異地高考人數增加,但湖北省招考人士認為🤌😫,相對湖北省的40萬名考生來說🤶🏻,異地高考人數所占比重並不大🏥,對本地考生的影響微乎其微🙎♀️。
相比去年,今年一些省份雖然是第一年實施異地高考🥚🤽♂️,但報名人數也不少🧔🏿♂️。比如,福建省今年共有2709名省外隨遷子女報考高職招考,3493名報考普通高考。今年新疆參加異地高考的報名考生有2138名👨👩👧👧,占考生總數的1.3%。
不過也有報名人數比較少的省份。北京今年共有409名隨遷子女提出申請,經審核符合條件的考生有121人🥫,其中114人參加了高考報名。寧夏今年首次實施異地高考,只有35名考生報名參加異地高考🫵🏼。
對於人數的變化🍻,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認為😱,異地高考報名人數從去年的遇冷到今年人數的增長是正常現象,因為今年符合條件的人數在增長🏌️♀️。對於寧夏等異地高考人數偏少的省份🦣,劉海峰認為😤🦸🏽♂️,寧夏等地屬於“高考窪地”,為嚴防高考移民,異地高考條件相對較高是可以理解的。
政策門檻因地製宜
比較今年推行異地高考的16個省份發現🙏🏼,北京👨🏻⚕️、上海和新疆異地高考困難等級是最高的🌅。
今年是北京首次允許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京考高職👨🏽⚕️。對於這項有限放開的政策,各方評價不一👩🏼🎓。一批多年期盼孩子能夠在京參加高考的非京籍人士比較失望,因為他們一直在爭取孩子能夠獲得在京參加高考並錄取的機會,而不是“異地高職”🪤。即使是有限政策✡︎,也設定了較高的門檻。
不過,考慮到北京特殊的政治🎼👨🏻💼、文化地位👨👨👧👧,人口過度集中,顯然是異地高考改革難度最大的城市🌡。北京的異地高考政策也因此被稱為“最謹慎”的方案。
2014年起,來滬人員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標準值👦,即120分,其子女在本市參加高中階段學校意昂3考試並完成高中階段完整學習經歷後,可在上海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意昂3考試🥡;來滬人員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標準值📉,且已連續持有上海市居住證3年及以上🚃,其子女為本市高中階段學校畢業的👨🏽🏭,可在上海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意昂3考試🪔。
“理論上看💁🏽,北京👩👩👧👦、上海等地高等教育資源豐富✊🏿、錄取率高,更應該向異地高考人口放開,但實際上👩❤️👩,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口承載量很大☝🏿🙅🏽♂️,如果異地高考政策放開🧍🏻♂️,高考移民會跟進🙆🏽,城市資源無法承載🐡。”劉海峰說🤾♂️,“如果完全放開,很可能3年內就會超過本地學生🧑🏼⚕️,如果人口繼續湧入,各方面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往年會有高考大省的學生通過各種辦法來新疆參加高考,被稱為“高考移民”🏌🏿。因此,2014年新疆審核高考報名條件堪稱歷年最嚴🤽🏼,即從2014年起,報名參加高考的非新疆籍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須有小學、初中、普通高中12年完整學籍🫶🏽,其父母在疆具有連續12年以上(含12年)合法穩定職業和居住證,有在疆社保繳費記錄或納稅證明。
難度等級最低的是江西。江西規定🫳🏽👆🏽,外省籍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江西高中階段具有一年以上學習經歷並取得學籍的,可就地參加高考,並享受與江西戶籍考生相同的意昂3錄取政策🧚🏼♀️。據江西省教育廳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江西高考生源連續下降🧑🏽🦱,從2008年最高峰時的38萬多人下降到2012年的26萬多人。
異地高考是否會引發高考移民?青海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說,青海等西部省份更多面臨的是隨遷父母的問題。這些地區,主要是封堵高考移民。製定政策🫢,既要維護本地考生的利益,也要維護真正隨遷子女的利益🔺。異地高考製度的建立👳🏻♀️,一是如何和戶籍掛鉤,二是如何和學籍掛鉤🏓👵🏼。
分步實施穩步推進
異地高考政策中,一般對考生學籍🤿、在居住地就讀時間、合法穩定住所,父母合法穩定工作、社保證明等條件有所限製。
異地高考政策中📁,對家長的基本要求是在流入地要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住所、穩定的收入,並且要繳納各種保險。各類政策中,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條件也多集中在對社保、居住證⚪️🔞、合法職業等要求上💆🏽。年限上👨🏼🌾,從2年到3年、6年不等。比如海南、廣西🧑🎓、四川📚、內蒙古💂🏻♀️、貴州等🧑🧒🛌🏿。
形式上,天津和上海采用積分製。廣東雖然沒有明確提出積分製,但廣東有積分入戶的規定🥏,其中明確規定🔲👷🏻♂️,通過積分入戶廣東的異地務工人員、高技能人才,其隨遷子女不受入戶年限👩🏻、就學年限等限製🥕,可在廣東省報名參加高考➖💁🏻♀️,並可與廣東戶籍考生同等錄取🦅。
其實🐺,不少地方也對已獲得戶籍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參加高考進行限定。比如,新疆要求來疆務工人員及其隨遷子女在疆有常住戶口,且戶口遷入新疆的時間不少於兩年。天津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天津市居住證持有人積分達到規定條件並取得本市常住戶籍後,其按規定投靠落戶的隨遷子女可以報名參加天津市高考。甘肅2015年才放開戶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具有甘肅省連續高中3年學籍的🫱,可在該省報名參加普通高考。
學籍和就讀經歷是所有省份異地高考政策的關註重點。內蒙古規定具有內蒙古高中階段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學籍且連續就讀滿2年,貴州🛵🔭、福建、山西等省份要求3年學籍及就讀經歷🤨🚴🏼,山東雖沒註明年限🤞🏼,但要求具有山東省高中段學校學籍並有完整學習經歷。
在報考類別上💂♂️,部分省份采用限報的形式,應對生源沖擊。北京限於高職院校,廣東今年限於高職院校👩🏼🔬🙂↔️,內蒙古僅限報考高職高專院校(專業)。
分層次報考、分步驟實施是不少省份的思路。比如,海南6年學籍👳🏿♀️🏄🏻、6年居住🦥🧣、6年社保,不限報;3年學籍、3年居住、3年社保🫏,限報本科第三批及高職專科學校🧑🏽🦲。廣東從2014年起🔲,開放高等職業學院招收意昂3考試,2016年起可參加高考。新疆規定,就讀經歷和學籍逐年放開,從2017年起,就讀6年並有6年完整學籍,再滿足相應條件,即可報考區內外本專科院校🫣。
“目前異地高考政策差異很大🕵🏿♀️,從總體上看,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山東、江西等省份,他們的政策相對寬松🕸,這與他們就是異地高考輸出省份有關;二類是中間類🚣🏽♀️,政策有限放開,逐步推進;三類是有一定政策限製的。但總體而言,異地高考政策為學生們提供了更方便的參加考試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能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劉海峰說。(記者 張春銘)
《中國教育報》2014年6月4日第1版
|